购物吧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发言材料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教育工作在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人民群众接受公平教育、优质教育的热切,旗帜鲜明地把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在省委、省和教育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山西省通过制定地方法规、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明确把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战略性任务。2009年,在修订山西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时,从法律层面明确将均衡发展确定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经费投入、条件、教师配置、学校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2010年省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26条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2011年,省委、省在制定《山西省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均衡发展的时间节点、工作目标和任务。山西省通过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办学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等,形成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在推进工作中,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在朔州市、孝义市、高平市召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现场会,推广典型经验。晋中市通过标准化建设、教师交流、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等政策措施,基本消除了择校、乱收费和大班额现象,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11年6月,省在晋中市召开现场会,学习推广晋中经验,在全省产生了很大反响,形成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各市、县认真贯彻省部署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出台政策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进展。2012年行风政风评议中,山西省晋中市教育系统成为免评单位,其它各市排名都明显前移。 近几年,山西省通过全面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从2009年到2010年,省委、省多方筹资170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扩建和加固中小学校9729所,建筑面积2200余万平方米,基本上覆盖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不仅使中小学校舍全部达到安全标准,而且使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明显缩小。“十二五”时期,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列为重点工程,把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计划统一规划,统筹实施,要求实施薄弱学校计划的项目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必须达到标准化要求。2010-2012年,共投入十多亿元,使67个项目县(市、区)的近六千所中小学校达到标准化要求。今年又在35个县(市、区)实施薄弱学校计划,到年底全省将有102个县完成。同时,多方筹集资金9亿元,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配备,改变了寄宿制学校食堂建设滞后、食宿条件差等问题。到“十二五”末,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将消除薄弱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实现城乡间、学校间办学条件均衡、办学水平相当,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良好的义务教育。 山西省把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作为促进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全省建立了新聘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省教育厅连续三年为贫困县义务教育学校招聘了大专学历以上的特岗教师9000余名,使农村教师以民办转正和中师毕业生为主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全省所有农村小学都配备了大专学历以上、年富力强的高素质教师。从2011年起,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各地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初步统计,2011年全省义务教育学校间校长交流1596人,教师交流17094人。2012年校长交流2076人,教师交流17300人。城镇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到农村支教,每年都在8000人以上,加上各高等师范院校每年组织数千名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替换出农村教师到高校接受专业化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山西省引导各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大胆,形成了以促均衡的良好工作机制。一是积极中考招生办法。2007年省发文要求各地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近几年,随着均衡发展的大力推进,不断提高分配比例,在2012年全省已达到60%基础上,今年要求有条件的市要达到70%以上。晋中市从今年起将100%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二是积极探索建立新的义务教育管理模式。省教育厅积极引导各地按照有利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创新管理模式,打破原来以行政隶属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新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和模式,通过建立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对口帮扶等措施,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目前积极进行探索并取得成效的县(市、区)已有30多个,如太谷县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结盟的“盟区”模式、太原市优质学校带动周围学校的“联盟校”模式、大同市和朔城区的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芮城县初中学校教师整体交流模式、长治城区中小学片区互动联合体模式等,这些措施都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和配置。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划片、就近、免试”原则,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不得设立法律以外的任何条件,特别是初中招生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二是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将均衡编班、均衡配备教师作为规范性要求,在2012年已有8个市进行均衡编班、公开编班的基础上,今年发文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对新招入的起始年级新生全部实行均衡编班、公平编班、公开编班,要求新生分班采取计算机随机编排、即时公布,工作过程要邀请家长代表、纪检部门、记者现场参与、全面监督。三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示范”、“实验”学校评选活动。省发文明确,除国家和省进行义务教育阶段重大实验外,地方各级人民及有关部门不得在义务教育阶段组织进行“示范”、“实验”学校评选、建设和命名活动,已评的各类“示范”、“实验”学校,在经费拨付、设施配置、教师配备、生源分配等方面不得再享有优惠政策。 从2011年起,山西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度通报制度。每年以市为单位,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12个重要方面工作进行汇综通报,表彰先进,督促落后,进一步强化了各市、县推进均衡发展的责任意识。今年5月教育部在江苏省召开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现场会后,山西省按照国家要求,制订了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组建了专家组,确定了督导评估的时间表和线月份将以省名义召开工作会,全面启动并部署评估认定工作。到2018年,全省所有县(市、区)都要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并通过评估验收,兑现与教育部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承诺,为促进教育公平,办民满意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晋中是山西中部一个地级市,辖11个县(区、市)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29万,有各级各类学校968所,其中义务教育学校903所。五年前,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思,整体设计了“四化两改三”均衡发展模式。“四化”就是学校建设标准化、教师交流制、教育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两改”就是薄弱学校、高中招生制度;“三”就是贫困生不失学、学困生不流失、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通过强化统筹,多措并举,全市形成了规范有序、均衡协调、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实现了市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近年来,晋中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和做法,概括为“一优先、三统筹”。“一优先”,就是真正把教育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的战略地位,体现在三个到位,即:领导到位,晋中近几届市委、市的主要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干部配备、经费支持、政策倾斜、举措等方面给与支持,市县两级,都是由常委或常务副市(县)长分育。投入到位,从2007年到现在,全市每年教育经费的增幅都在20%以上,2012年达到4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9.3%。政策到位,建立了党委、议教制度,市出台了教育结构调整、教师队伍管理、教育人事、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学校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教育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核中的权重,每年对县级党政“一把手”进行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专项考核。 “三统筹”,就是城乡统筹、基础教育统筹和市级统筹。在城乡统筹方面,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和城市学校用一个标准推进、一把尺子衡量,统筹城乡教育。千方百计缩小农村与城市义务教育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距,使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逐步享受到一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基础教育统筹方面,就是把义务教育放在整个基础教育的大盘子中谋篇布局,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与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的发展相对接。通过发展学前教育,为义务教育奠定基础;通过提升高中教育发展的质量,拉动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在市级统筹方面,市出台了《晋中市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启动了义务教育在整个市域范围内的均衡。一是全面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二是大力薄弱学校,三是深化高中教育制度,使每个县(区、市)都至少有一所相对优质的高中学校,以此拉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9年,晋中市所有县(区、市)都建成了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合格县;2010年,实现了市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2年,实现了市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等多项荣誉,并被国务院教育领导小组和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项国家级试点。晋中义务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均衡发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2010、2012两年,在全市80多个部门参加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教育战线由过去的后几位上升为第一名,2011年获得免评。 晋中市抓均衡首先抓投入,抓均衡首先抓建设,全市近五年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进行标准化校园、标准化校舍和标准化配套建设。 一是紧紧抓住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的机遇,推进校舍建设,基本实现了校舍建设标准化。晋中市把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市长工程、县长工程,大力推进“校校达标”工程,城乡学校一个规划、一个标准来实施校安工程。全市三年投资31亿元,新改扩建学校784所,校安全工程成为晋中教育史上投资最多、标准最高、老百姓最满意的工程。同时,为适应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的需要,今年启动了总投资15亿元的市城区中小学建设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新建学校11所、改扩建2所,进一步满足新增居民的教育需求。 二是紧紧抓住一大批新校舍落成的契机,强力推进设施设备标准化建设,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了“七配套”。晋中每年突出一两个重点,实施了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改善、图书仪器配备、音体美器材补充、塑胶操场建设等十大提档配套工程,并在中考时创造性地加试体育、信息技术和理化实验操作,促进了设施设备的补充更新。近三年,结合国家农村薄弱学校计划和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新一轮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市90%以上的学校有满足需要的实验、艺术、体育、卫生、劳技、信息技术和图书等配套设施,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三是主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全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和“班班通。市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数字晋中”的战略重点,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实施意见》,采取“投入为主、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开发应用并重”的办法,在投资4亿元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完成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和晋中教育城域网的基础上,市域内所有学校都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双通”目标。2012年,晋中被列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地区。今后三年,将继续投资10亿元,持续推进数字化校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远程背景下的教学录播系统“三大工程”,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管理和教学,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晋中市努力通过制度创新,革除“择师热”、“择校热”和“择班热”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受教育机会均等,让人民群众享受均衡的阳光、公平的阳光。 一是围绕解决师资不均衡形成的“择师热”问题,推行了校长教师定期交流、任职任教制度。2008年,市委、市出台《晋中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推进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开展校长、教师交流任职任教工作。通过“城乡学校联盟式交流”、“城市强弱学校式交流”、“乡镇学区一体化交流”等方式,全市五年交流教师1.2万人,公选和交流校级领导1300人。定期交流的制和常态化,有力促进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学校文化、教学方式的融合提升。 二是围绕解决初中发展不均衡形成的“择校热”问题,推行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政策。晋中市从2010年起,启动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政策。明确,择校生不得享受到校指标。教育部门在下达指标时,实行“绩效分配”,将80%的指标作为基础性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将20%的指标作为评估性指标,对综合评估结果优秀的学校,在分配指标时予以励。2010和2011两年,仅市县城区学校就有1万多名择校生回流,规范了招生秩序,稳定了薄弱学校生源,解决了择校、大班额和乱收费等问题。 三是围绕解决择校择班等热点问题,推行了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制度。晋中市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严格落实“就近、划片、免试、分配”的政策,彻底扭转了找熟人、托关系、交赞助、抢生源、乱招生的局面。从2009年开始,对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实行电脑配位,随机编班,并接受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和记者的现场监督,彻底消除了重点班和关系班,保障了学生、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 晋中市在加快义务教育发展中,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在均衡发展中提高质量,在提高质量中促进均衡,使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一是强化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建设。在小学,侧重抓养成教育;在初中,侧重抓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侧重抓理想教育。整个中小学始终贯穿素养教育。晋中的德育序列化工作,成为全国优秀德育案例。全面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努力让每个学生具备1—2项体育和艺术技能,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艺术情操和健康水平。全市呈现出“校园充满生机,学生快乐成长”的生动局面。 二是打造特色学校。在市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同时,把“特色立校、特色强教”作为优质均衡的必然要求,大力开展以诚信、体育、艺术、书法和劳动实践等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发左权民歌小花戏、太谷秧歌、心意拳和榆社霸王鞭等特色课程,全面推进书香校园、科技创新、现代教育管理等特色校园建设。目前,已建成书香校园样板校300所、体育艺术传统校200所、“村校一体化”实验校100所,整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三是加强质量评估。市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评体系和学校质量监测评估办法。评估县域教育工作,主要看初中三年保留率、高考达线率、职教学生就业率、高中阶段普及率和普高中职招生比。评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重点考查学生流失、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特色发展情况。通过建立评价导向机制,引导党政领导、教育干部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和政绩观。 五、把加强培训和提升教师素质作为促进均衡的战略措施,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在均衡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是狠抓教师培训。结合“国培计划”,市级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县级财政每年拿出500—1000万元,专项用于教师的培养培训。2007年以来,共组织200多名教育干部到浦东干部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地,进行了封闭培训。组织220名优语教师到英国、进行了。组织1000多名校长到、上海等地,进行了高级和挂职锻炼。通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培训,极大地提升了师资水平。 二是提高教师待遇。市建立了教师一年一体检、一年一培训等制度。为农村教师设立了工作补贴,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设立了津贴,为首席教师、特级教师设立了科研经费,并为全体教师定期免费体检,提高了教师的待遇,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三是注重激励。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市委、市已经了10年,每隔三年表彰一批育人楷模和教育、教育县长,每年表彰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全市共选树500多名教师标兵,成为教育发展的带头人。 四是严格规范管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规范化管理,对全体校长和教师每三年进行一次业务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赛讲,每年开展一次师德考核。对师德考核不过关的实行问责。近三年,全市对无正当理由长期离岗、擅自雇人顶岗的160多名教师进行了清理整顿,对学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较大的13名校长予以免职,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管理,整肃了教师队伍。全市师德满意率由五年前的65%,上升到现在的97.2%。 近年来,天津市紧紧围绕优质协调和公平普惠两条主线,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促进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天津市结合实际,确定了分三个阶段实施标准化建设,促进均衡发展的目标策略:第一阶段,从2008年到2012年,实施首轮标准化建设,实现较高水平均衡发展;第二阶段,从2013年到2015年,实施新一轮标准化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第三阶段,从2016年到2020年,继续实施新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均衡发展水平。经过努力,力争实现高水平、城乡一体,凸显公平、普惠、均衡的义务教育现代化发展格局。 首先,从农村入手,实施大规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建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农村学校。进而,转入中心城区,实施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建成了260余所规范化义务教育学校。之后,又返回农村,实施村级小学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升级工程,建成了420余所较高水平的村级中心小学,按照国家一类标准,为农村中小学配置升级了教学仪器设备。2011年,天津市与教育部签署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明确承诺:到2012年底,实现较高水平均衡发展,形成全市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到2015年,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 2008年,天津市全面启动了首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2008—2012年),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制定了“一个标准”即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共100条,其中涉及解决水冲厕所、集中供暖、饮水设施、运动场地等改善办学硬件条件的有28条;涉及办学方向、教育水平、学校管理、教学质量、队伍建设等软件条件的有72条,都是要求全市城乡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必须达到的“底线”标准。同时,在市级层面实施了校舍加固和功能提升、新增教学仪器配送、图书配送、未来教育家奠基、“265”农村教师培养“五项工程”。 经过努力,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了首轮标准化建设任务,全市调整后保留的1190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了达标验收,实现较高水平均衡发展。在标准化建设中,按照国家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对457所学校进行了加固或重建,彻底消除了中小学D级房屋。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全市中小学新配置了382万台(件、套)教学仪器设备。按照部颁一类标准,规范建设了1554间阅览室,配送了881万册图书。同时,培养了187名教育家型的名师名校长;培训了200名市级、600名区级、5000名校级农村教师。 2012年底,天津市又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核心,启动实施了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2013-2015年),提出要按照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的核心,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新的100条标准,实现城乡教育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 通过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学校布局,落实就近入学制度,加强校舍场地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生活设施,加强教学仪器设施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推广高效课堂典型经验,建立质量监测制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农村教师千人计划,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素质提升项目,促进教师区域内合理流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校园,强化育人功能,发展学校特色,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建立依学、自主管理、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目前,天津市正在扎实推进新一轮标准化建设,今年要力争首批400所学校达标。 河南省作为承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试点省,试点工作启动实施两年多来,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省委、省的重视、支持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立试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河南省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有关厅局负责同志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省辖市、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指导和推动本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二是科学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在调研、论证基础上,省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1〕46号),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实际,提出了试点工作在持续全面、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实行点面结合,重点突破,把整体推进与部分地区试点结合起来,把综合试点与单项试点结合起来。明确了五个重点探索的领域,即:推进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健全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深化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提升中小学信息化水平。2011至2012年为实验探索阶段,2013年至2014年为推广阶段,2015年进行总结。三是遴选确定试点单位。明确郑州、焦作、济源三个省辖市作为综合试点市,其它省辖市均选择1-2个目标明确、保障措施有力、示范作用强的县(市、区)作为综合试点县(市、区)。同时,每个县(市、区)再选择1-2项有一定工作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项目进行试点。全省共确定了30个县(市、区)作为县级综合试点单位,做到了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近年来,河南省在教师的补充、交流和培训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在认真组织实施中央“特岗计划”的同时,按照1:1的比例,同步实施地方“特岗计划”,2009-2012年每年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补充教师1万名,中央财政、省财政各投入专项资金12.5亿,总计25亿,全省共有4万多名高校优秀毕业生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特岗计划”连同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部属院校免费师范生政策,初步构建起省级统筹的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优化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加之“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的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河南省积极推进区域内校长和教师交流,各地普遍建立了县城内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每年都要交流、轮岗一定的比例,并不断扩大交流的比重,实行新任教师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如郑州市的金水区对区域内的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其它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每年按照15%左右的比例在学区内、跨学区或城乡之间进行交流。焦作市中站区每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交流的比例及优质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交流任职的比例均不低于15%,并在评优表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方面对参与交流的教师予以优先。 河南省积极探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建立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如鹤壁市建立城乡学校托管制度,让城市学校托管农村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班子、育管理、统一财务制度、师培训、统一工作考核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南阳市卧龙区、新野县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调配、教学研究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以城区优质学校带动农村学校。三门峡卢氏县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计划,对口帮扶学校通过互派师资及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专题研讨、资源共享、考核等方式,促进城乡学校共同提高。 鼓励各地积极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区域性实验,探索“学区制”、“教育联盟”、“强校托管”等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如郑州市把主城区84所中学分成13个学区实行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教育科研、质量分析、质量考核六统一,促进学区内教育质量基本均衡。沁阳市探索“区域联盟”、“城乡”等集团发展模式,由城区或乡镇学校牵头,将全市中小学组建为8个教育集团,互派师资,学管理。洛阳市涧西区实行“学区长制”管理模式,把辖区内35所学校划分为强、中、弱相互搭配的10个学区,指定具有先进的教育、学校声誉好、管理学校水平较高的校长为学区长,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整体提高。 河南省从2008年开始实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初中制度。2010年要求各市、县普通高中招生分配生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不少地方达到60%以上,有的县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初中。深入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建立每天上、下午各30分钟的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并且列入学校课程表,从根本上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均衡发展,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立法。河南省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新实施办法》),通过立法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在城市新区开发、城乡新建居民区或旧城中,必须同步规划设置中小学校,必须与居民区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为了解决农村教师编制问题,按照统一标准核定城乡教师编制。教师编制每五年至少核定一次。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 二是强化指导。河南省教育厅建立了试点工作指导组,下设6个工作小组。工作组每年至少两次进行实地调研,对试点项目工作给予指导,并把专家指导与教育行政部门督查结合起来,2012年,省教育厅先后两次组织力量对各地的试点工作进行督查。 三是实行励制度。河南省从2008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创建活动,每2年评选1次,每次表彰20个县,每县励80万元,目前已有48个县(市、区)被省命名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今年5月,省教育厅组织力量对各地的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评估,从中遴选出了一批试点工作成效比较明显的单位给予励,并召开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工作,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启动,有序推进,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克拉玛依市的四个区已通过自治区人民和国家验收; 2013年将有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及喀什地区泽普县三个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始终突出落实的主体责任。2011年7月,自治区党委、召开了全区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的意见》、《自治区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自治区人民教育督导团印发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方案》、《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等。2011年10月,自治区召开了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开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人员培训。2012年6月自治区党委、人民召开了自治区创建“教育强县”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 一是督查推动力。为督促各地按规划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各阶段工作任务,2012年以来,自治区先后以名义组织了8次督查,涉及全区12个地州市的31个县市区,今年5月,组织2个督导组对2014年和2015年要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的12个县(市、区)进行了督查,至此,自治区对2015年前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30个县(市、区)全部督查了一遍。 二是典型引导力。为抓好典型引,自治区确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步早、行动快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作为现场会地点,2012年10月,自治区党委、人民在新源县召开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 三是机制促动力。完善领导工作机制,成立由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分工负责的管理领导机制,整体了解各地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任务的进展情况,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报、月报、周报制度。今年1月至4月,自治区分批对9个地(州、市)的15个县(市、区)进行了约请汇报,传达自治区领导的,对完成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抓住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推动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项目、农村初中校舍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工程及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区财政教育投入已达450亿元,较上年增34.5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已拨付教育专项资金11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亿,切实了各类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自治区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2012年落实工程建设资金33.61亿元,投资内容涵盖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以及教学设备购置。全年共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25.2亿元,政策范围覆盖全区197万名农村中小学生。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1.03亿元、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补助资金9600万元,受益人数达62.9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受益人数由2011年的15%提高到2012年的50%。19个援疆省市仅2012年实施教育援疆投入资金就达28.95亿元,基建项目152个,新建、改扩建校舍及辅助设施249.38万㎡。 二是抓住能力建设重点,提升师资整体素质。组织实施了中小学“十百千名优秀校长建设工程”,建立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送教下基层和专业指导工作机制,加强教师全员培训政策指导。采取19个援疆省市选派教师援疆支教,大学生实习支教等多种形式,持续推进城镇教师支教工作,2012年共有1.6万人采取各级城镇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极大地缓解了双语教师紧缺的矛盾。各地注重政策引导,加大校长、教师的交流力度,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的契机,组织援疆教师开设,开展送课下乡等活动,选送教师赴对口援疆省区跟班培训,整体提高区域内教师素质。 三是抓住教育管理重点,强化学校发展。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办法,选取新源县、库车县作为试点县,逐步探索建立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区域内学校联片、名校办分校、特色学校与相关学校专题发展的有效办法,创新合作机制,深化互动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确保薄弱学校在限定的时间内有明显进步,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积极推动援疆省市各类学校与受援县市学校开展“示范校”、“手拉手”等交流合作,目前,支援学校达到221所,受援学校达到205所。 四是抓住内涵建设重点,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小学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完善双语教育政策和管理体系,开展15个地州近4万名中小学生参加的小学汉语、数学等学科质量监测工作,制定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改进“新疆远程教育网”的管理和应用,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以双语教学为中心,加大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力度,实现教学点数字资源建设100%的覆盖。 五是抓住特殊群体重点,努力促进教育公平。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问题,实现了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待遇。逐步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力度,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断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补助力度。关注孤儿、流浪儿童等需要特别帮助的群体,做好接回流浪儿童返乡并给予严重不良行为的儿童少年必要的矫正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 六是抓住规范办学重点,办民满意教育。2012年8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中小学多民族学校管理工作会议。印发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管理暂行办法,召开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会议。2012年在全区开展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年”活动,开展了“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创建活动,全区示范县(市、区)达到71个,覆盖面达到76.3%。 近年来,青岛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强化城乡统筹,加快创新,努力探索城乡一体、校际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市义务教育城乡间、区(市)范围内和学校间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1.强化政策保障。市委、市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社会建设和全域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发展措施。市委、市明确了到2012年基本实现区(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并提出了保障教育项目优先安排,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大力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创育家办学制度,加强现代化学校师资队伍的配备引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等一系列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 2.强化经费保障。切实落实“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和对薄弱区(市)及薄弱学校的转移支付机制。2009年至2012年,市本级投入29亿元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统一城乡中小学建设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政策。对于经济较困难农村市的重点推进项目,2012年前,市本级负担70%的资金;2012年,市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区(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市本级财政承担了一些困难市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项目80%的经费。 3.强化督导保障。2010年,建立对区(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专项督导评估机制。首次引入差异系数来衡量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评估结果直接与市委市对区(市)的目标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青岛市义务教育校际间差异系数考核成绩在省委、省对17市2012年度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今年,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主任的青岛市教育督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对市有关部门和区(市)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与考核机制。 1.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一体化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08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2009年至2012年底,市本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13亿元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更新和配备中小学教育装备,重点为农村中小学装备了热水、热饭和取暖设施,重点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厕所改建工程,重点支持五个财政困难县市农村薄弱中小学600多所。2012年以来,面向农村配置专用校车1200多辆。至2012年底,全市城乡12区(市)均按计划完成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任务,向省提出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达标评估验收申请。12区(市)累计投入70多亿元。 2.加强校长教师交流和培训,一体化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积极推行农村教师津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应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等政策,12个区(市)全部出台教师定期交流文件。2008年以来,每年安排500名、总计2500名城区教师赴农村支教。加强干部教师培训,开展10万教师师德师风集中教育和技能大练兵活动,实施“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面向农村教师和校长进行免费培训项目,在名师、教师等培训名额分配中给予薄弱区(市)和学校倾斜。2008年以来,市本级用于校长教师培训的经费近1亿元。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体化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督学责任区制度和随机督查制度,将规范办学行为情况列入对区(市)的目标绩效考核。全面推行“课程、课时、作业、考试、节假日安排”网上五公开活动。市统筹,建成8个校外学工、学农和学军实践,启动“社会课堂”计划,初中学生3年参加2次学工教育、1次学农教育、1次学军教育,全市每名中小学生每学年需参加6次以上“社会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11年,青岛市加强综合实践建设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在2012年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测评中列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一名。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小学免费体检和阳光亮眼工程,提升学生的健康素质。在小学阶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开设蓝色海洋教育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海洋观念和环保生态意识。建立城乡一体的教研机制,在全市推广“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总结评选、推广出一批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 4.实施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一体化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水平。2012年,市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普通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以加快信息化、国际化和小班化建设为突破,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以鼓励学校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落脚点,全面提升中小学现代化水平。今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2亿元,以代补的方式支持全市30%的普通中小学通过验收,力争到2015年全市85%以上的中小学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 1.推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试验,多渠道缓解优质学校择校问题。在全市城乡探索通过“区域学校一体化发展(含学区化管理)”、“名校集团化办学”、 “高校辐射中小学”等方式,推动校际间优质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管理模式共享,加快缩小校际差距。目前,已经推出一批优质学校教育集团和高校辐射中小学试验。 2.探索有利于教育家办学的机制,促进教育行政干部校长专业发展。2012年,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建立区(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和主任督学任职征求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制度,要求拟担任干部具备教育工作经历,熟悉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专业化水平。今年,市委、市办公厅印发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政策文件,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学校校长。建立以校长职级制度为核心,以校长任职资格、选拔管理、培养培训、考核监督等6项制度为保障的校长管理制度。该项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崂山区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行。 3.深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今年,市教育局印发《青岛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全面启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实现由分数评价为主向完全等级评价,由一次考试向多次、提前考试,由学科分数简单相加录取向学科等级组合录取,由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录取向普通高中学校自主录取,由标准班额录取向小班化录取的转变,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4.加快教育综合体制试验,努力消除制约义务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2011年,在确定的“国家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综合试验区试点项目”中,青岛市承担13项试点项目。2012年,全面启动14大项、43小项教育体制试点工作。这些试点项目涉及创新人才培养、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教育人事制度等当前教育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两年多来,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各项取得阶段性。 近年来,惠州市委、市以教育兴才为己任,以教育“创强”为总抓手,把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作为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最大民生工程,统筹推动城乡教育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7个县(区)全部创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区);2012年全市67个乡镇全部创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实现了“镇镇皆强镇,校校都靓丽”目标。 (一)政策支持到位。将推进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和“创强”工作纳入惠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最大民生工程上升为各级行为。 (二)组织领导到位。成立惠州市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组织、统筹、协调和指导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 (三)责任考核到位。市与各县(区)签订了责任书,各县(区)与各镇(街道办)签订了责任书,并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列入县(区)、镇(街道办)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实绩考核与各部门年度绩效考评。市委和市督查办以及教育督导室先后8次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督导检查,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抓好落实。 (四)典型示范到位。惠阳区于2009年获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惠州市通过召开现场会推广惠阳区工作经验,原本基础偏差、财力短缺的山区县和乡镇攻坚克难,分期分批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五)资金保障到位。建立“市、县(区)补、镇(街)投、民助”投入机制,全市累计筹措并投入资金近40亿元。 (一)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全面优化全市中小学布局,校均规模由2008年的584人发展到现在的958人,全部学校开齐开足了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等的课程,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二)与校舍安全工程相结合。全市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开工项目559个,建筑面积771502平方米,竣工率和完成验收手续均达到100%。 (三)与生活设施相结合。将176所农村中小学由非寄宿制学校建成为规范的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实现“五有”,即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有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有可供教师工作休息的住房,寄宿制学校还要有符合安全标准的学生宿舍、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学生食堂。 (四)与新装备建设相结合。初步构建了全市教育系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基本消除了城乡教育数字化鸿沟。 (五)与校园绿化美化相结合。三年来,全市学校新增植被39.95万平方米,植树3.7万棵,新增省、市“绿色学校”88所。师生置身于整洁优美、花香飘逸、幽雅宜人的校园中,学校成了当地最亮丽的风景。 (一)突破学位需求增长过快困境,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在规划新的住宅小区建设时,充分估计人口发展并同步配套建设公办学校。2008年以来,市区中心区先后兴建9所新校,扩建一批学校的教学综合楼,新增学位16200个。 (二)突破学校管理体制障碍,提高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城乡学校管理体制,突破原有行政区域的,推行镇内小学“一镇一校”、区内小学“镇与镇”、区内初中“联片”的强校对弱校兼并管理模式,实行中心总校“一盘棋”统筹管理,促进管理水平均衡。 (三)突破城乡教师待遇鸿沟,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2009年,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两相当”,即县(区)域内教师工资待遇与待遇相当,县城教师工资待遇与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相当,并率先全面解决代课教师问题。2011年,将教师统一纳入公务员健康体检范围,各县(区)配套资金向边远地区教师发放交通补贴,向农村、山区、海岛学校班主任发放特殊津贴100-300元/人.月。三年来,共招聘2016名大学毕业生和中级职称教师补充农村学校,有207所中小学校校长顺利进行了调整交流,2987名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四)突破“千校一面”僵局,推进学校特色办学和内涵发展。鼓励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实行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办“优质+特色”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特色中发展,在发展中均衡”,逐步形成 “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格局,涌现出一批动漫创作、电脑机器人、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礼仪教育、龙门农民画等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 (五)突破唯分数论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以生为本”的教育,开展生本教育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在国家课程标准范围内,实行一至九年级教学质量全程监测,采用抽测方式检测学生的应知应会水平,动态监测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水平,随时掌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的差距及变化趋势,及时提出干预措施。为确保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中考制度,增加体育为中考科目,推动学生更多地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体质和体能的培养,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顺义区以教育体制综合实验为抓手,抓住发展机遇,区域统筹,城乡联动,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落实投入保障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三个增长”,财政支出的19%用于教育,小学生均事业费达到13449元,初中21512元,教育公共财障达到较高水平。在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免除了作业本费、校服费,使所有适龄儿童充分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优化学校布局。按照“工作在园区、居住在城区、生活在社梦见和死去的亲人说话区”的城市规划要求,积极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每个镇至少保留1所中心小学和1所初中,确保学生就近上学。辖区内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学校和扶持的民办学校就读,三类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1%。 高水平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高标准落实“初中建设工程”和“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和“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90%以上公办中小学校舍得到更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均衡师资配置。积极探索岗位轮换、异地交流、顶岗教学、下乡支教等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教师交流方式和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优秀师资城乡双向流动。2010年以来,完成了70余所中小学校长岗位轮换和400多名教师的城乡交流。 组团协同发展。全区成立以三所示范高中为龙头的3个城乡教育联盟,每个教育联盟内分别成立1个初中组团和1个小学组团。以高中示范校带动义务教育学校、以城区学校带动农村地区学校,三年来,以联盟和组团为平台,组织大型专家170次,教师做课评课320次,专题研讨50余次,参与活动的干部教师数万人次。初步构建了城乡学校设备、师资、教学、管理等各个层面的共建、共享、交流机制。 名校带动发展。结合市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引进名校资源,开展“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试点,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将优质学校办到群众的口,有力提升了全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高校促进发展。与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教学和研究”,探索农村学校管理、课程和评价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破解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一些重题。 数字校园共享发展。打造“五大平台”,即: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远程教育平台、教育教学应用平台、教学实验平台,实现了与名校的同步教学、交互式网络教研以及全区大型培训的视频互动,从而使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共享。积极实施市“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参与数字学校建设,为中小学生提供全学科优质同步课程资源。 优惠政策助力发展。评优、评先、晋级,都向农村学校倾斜。教师年度考核优秀名额分配比例,边远农村学校高出城区学校8个百分点。优先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配备46辆班车,午休室、洗浴室。距离城区中心3公里以外的学校,依距离远近,给予教师专项补贴。 切实加强课程建设。开发诸如《顺理》《舞蹈》《编织》等具有顺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篆刻》《书法》《动漫制作》等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特色课程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农村学校在办学上各有千秋,特色鲜明。 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2010年开始在中小学推出“彩虹读书”行动,启动“绿港书香”全民读书活动,定期开展读书交流展示。大力推进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将顺义区特有的社会资源纳入学生实践活动,学生交通和门票费用由财政解决。举办学生文化节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展示平台。 加强校外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和内涵。在顺义开办《师说日》和《国学动漫城》教育专栏,聘请教育、心理、社会等各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全区家长讲课,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开通顺义学习网,免费提供视频资源近8000集、电子图书82万种、电子期刊1000余种,极大地丰富了全区的社会教育资源。 曲周县委、县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在工作和财力投入上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一战略、两化、六工程”,推进县域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协调发展, “一战略”: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成才的发展目标,全县制定了“阶段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战略,将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合格规范协调阶段,从2004年开始,到2009年基本结束;二是优质均衡特色阶段,从2010年开始,2013年结束,目前阶段主要任务基本实现;三是品位品质品牌阶段,计划从2014年开始,到2018年全面实现。 “两化”:一是集团化。在全县范围内以龙头学校为集团主任单位,实行主任负责制,推行“1+X”模式,形成“一带多”体系,集团内部实行“五统一、变”(教师使用统一、经费安排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文化统一、教学教研统一,财产归属不变、教师编制不变、校长待遇不变)。目前,已经形成了24个教育集团,实现了全县中小学集团化全覆盖。推进县城小学教师与乡村小学教师对流机制,县财政给予县城下乡交流教师每月补贴500元,并在评聘职称给予特殊照顾,每年对流20%城乡教师。 二是现代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全县整体办学条件实现较大提升,全县10所初中通过或加固工程实现了标准化;规划的64所标准化小学,55所已完成建设任务,标准化率达85%。三年来,全县新建教学楼、综合楼56栋,为所有中小学校配备了多,为每一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三年筹集资金3.9亿元,让曲周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六工程”:一是补充提能工程。每年为偏远中小学校定岗招聘一批高素质教师,其中,2012年公开招录高素质教师80名,2013年安排新招录教师100名。与外国语大学合作,先后选派2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英语培训。同时,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中青年校长和教师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目前已向、广州、上海等地选送369人。 二是文化覆盖工程。践行文化育人,做到专家引领、课题攻关和师生全体参与,让师生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中体验成就。让每一所学校在文化建设上执行一个标准设计,且都有自己的特色,显示着学校独特的文化魅力。全县特色学校由原来的45所增加到80所,文化特色覆盖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0%。 三是指标招生工程。把县内省级示范性高中80%的招生指标分配至13所初中,并对新的初中实施重点倾斜,增加分配招生指标,从高中招生体制上体现均衡,让孩子家长真得孩子在哪里上学都一样,避免择校,促进了全县初中均衡发展。 四是班组搭配工程。全县各学校以班组为单位,均衡教师资源配置,使每一个班组师资水平都能实现工作能力、学识水平、职称结构、年龄搭配基本均衡,以班组教师素质的相对平衡促进班级综合水平的均衡,以班级的均衡促进校际的均衡,以校际的均衡促进全县教育的均衡。 五是“双五”考核工程。重点是通过对学校的评价机制,彻底改变以前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考核,重点推行“双五”考核工程。“五五”考核教学业务,用50%的指标对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学生实验操作、兴趣活动等方面工作进行考核,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用50%的指标对学校国家课程教学质量的考试考核,促进教学水平提升。“五五”考核学校管理,用50%的指标考核学校推进精细化管理、开展文化创建等工作;用50%的指标考核学校开展校本课、地方课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重视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六是品质品牌工程。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教育均衡的基本要素上,实现由办品位学校、树品位教师、育品位学生向品质学校、品质教师、品质学生转变,最终实现曲周教育品牌化发展。 本文由海南柴油发电机组 www.hnjqc.cn整理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