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吧
中高考前家长如何陪伴孩子一起冲刺? 西北师大附中名师给你分享经验
mxbd-200据晚报报道五月,正值中高考学生最忙碌、紧张的时节。这时候的考生家庭氛围如同即将炎热的天气一样,稍有不慎,就会“冒火”。最近,不断有家长说起孩子的脾气压不住了。如何陪伴孩子度过中高考前的最难时刻,西北师大附中霍浩凌老师给出技巧,他说,高质量的陪伴,是让考生静下心来的提分法宝。 一忌乱打乱撞,贪多求全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十分紧张。自作主张给孩子盲目买试题,大搞题海战术,孩子跳进题海无法。这种不相信学校课堂和老师的做法极不可取,只会增加其学业负担。应该通过和老师交流,指导孩子有选择地做习题,找准孩子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忌变相关心,督促过头不能无休止地督促孩子,成天逼着孩子学习,不准出去玩,不准看电视,不准有丝毫的放松,甚至以关心之名守在孩子身边。或者整天把高考挂在嘴上,无休止地唠叨与高考相关的话题,这么做只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影响复习和考场发挥。 三忌本末倒置,昼夜许多家长采取疲劳战术,将孩子的复习时间延长到深夜。这样做势必导致孩子白天萎靡,上课睡觉,效果很差。这种做法非常错误,容易孩子的“生物钟”。应该尽量在白天学出效果,晚上仅是辅助性的延伸学习。家长及学生要谨记,课堂是主战场。 四忌凭空施压,期望太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考生的成绩现状和智力差别,总想着让孩子出类拔萃,进入双一流高校甚至更大牌的名校。这种期望实际上是一种负面暗示,会让孩子觉得考不上名校就是一种失败,无形中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挫伤其自信心。 五忌不切实际,盲目对比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成绩不够优秀,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总是把亲友或同事家的“学习尖子”,拿来刺激自己的孩子。或盲目和孩子原来发展一般的初中同学进行对比,不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道理。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相比,用心虽好,但往往由于对孩子要求过高,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属于自己的,那就是最好的。 六忌规律,过分干预许多家长认为,到了高三,特别是考前几个月,孩子惟一该做的事就是复习功课,于是给孩子诸多,不准做这,不准做那,取消了娱乐,甚至取消了锻炼。只要发现学生拿出手机就大发雷霆,把孩子当成读书机器,家庭的和谐生活常态不复存在。这样做既无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更容易产生冲突和“假努力”现象。 一要心平气和,解决问题有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应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成绩下滑是由于情绪紧张,是考试题目过难,是复习计划有偏差?还是基础知识不到位,考试技巧未掌握,学习没有努力?在分析清楚原因的情况下修订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你越平和,孩子的情绪也会越放松。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带来更大的失望。 二要家庭和谐,同舟共济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尤其在高三这个特殊阶段,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持家庭气氛的和谐,尽可能不在孩子面前你的负面情绪,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不要喋喋不休地抱怨生活。夫妻有矛盾,也应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三要缓解放松,劳逸结合劳逸结合,事半功倍。多和孩子谈论愉快的话题,忙里偷闲,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到户外踢踢球,散散步,听听音乐,都可以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疲劳。也可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扫扫地、帮家长做做饭,不仅可以让孩子大脑得到适当的缓解放松,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好处。因此,呼吁家长们把焦虑的心情成有效的行动,帮助孩子切实提高成绩。 四要适时适度,言简意赅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家长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学习,表达关心时要看好时机,适时适度,比如,选择在孩子休息、放松、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平时要有意识的杜绝唠叨之举,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五要经常交流,知彼知己虽然家长与学校各种联系方式增多了,但家长和学校接触的机会比较少,这种隔空对话的方式实际意义不大。最好还是经常和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当面沟通,看看孩子的成绩在哪个层次,把握和分析孩子的各科成绩,给孩子一个可行且可靠的。对孩子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老师积极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此外,父母在关注孩子情绪、心理的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六要赏识信任,自信备考自信是一种创造性品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更适合正在高三后期冲刺的学生。要学会赏识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理解他们,尊重信任他们,要对孩子说,“你能行,你是好样的”。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会使他们很满足,从而充满学习的动力。 七要保持常态,顺其自然有的家长平时工作较忙,出于过往对孩子疏于照顾的心理,给单位请假专门照顾孩子,结果却是好心办坏事,孩子的正常作息反而被打乱,最好不要在孩子大考之前随意改变既有的作息规律。需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因为身体是保障,越到后期越重要。 八要未雨绸缪,高校学校老师只能提供统一政策传达,无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情况进行指导,协助孩子完成志愿填报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长们的身上。请大家仔细了解相关的信息,如高招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章程、近年录取率、目标院校情况、专业情况及选择等。家长多参加学校安排的高校宣讲活动,搜集相关的高考志愿填报资料、招生资料等,做好筛选工作,把孩子需要的信息提供给他们,准备报考。日全记者王巧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