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吧
【经验贴】葛秉宁:宪行专业考研经验的几点分享
高校。所以,这篇经验分享,就法大本科学生而言,可能意义不是特别大,但是若单从准备考试的角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有一定意义。法大小石桥的约稿,也是我对此做一个小小的回顾与总结的原因。 1、时间。初试我的备考周期比较长,从3月到12月,且没有参加司考。不太同时准备司考,如果你的时间协调能力不是很强的话。而且法大的初试科目比较多,宪行的初试题目和司考题目同质性不强。 2、备考教材。主要以法大老师自己主编的教材为主,如焦洪昌老师主编的《宪》、张树义老师主编的《行》以及马怀德老师主编的《行政诉讼法》。但是,根据初试题目,这些教材只能你得到80%的分数,另外20%,需要你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延伸阅读书目,可参见:林来梵《宪讲义》、马怀德《行政诉讼法原理》、焦洪昌《宪案例教程》等。 3、初试内容。初试内容大概80%属于教材内容,剩余20%是性的论述题,需要自行发挥。就去年而言,行专业卷,满分150分,分别由、行与行政诉讼法构成。题目每科分别为:一道简答,10分;一道论述,20分;一道材料分析题,20分。简单与论述均为教材内容,熟记即可。材料分析题,需要课外积累,灵活发挥。此外,还想提醒一点,教材必须要以初试题目的为依归,可以列一个可考点的清单。推荐入手往年初试题目的合集,并认真研读出题方式。 4、小结。初试题目难度不是很大,但基础知识必须牢固掌握。需要反复记忆,我大概背了6遍。另外,学有余力,可以大致阅读一下延伸书目以及法大老师的学术论文,以应对材料分析题。就个人而言,上述延伸书目和论文我都看过。所以初试题目基本都在我的复习范围之内。 1.笔试。笔试满分100,简答四道题,每道题10分,论述题2道,每道20分,案例题一道,20分。笔试简答题仍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论述题有延伸拓展,比如去年结合相关法条考察了参与制度。、行与行诉所占分值大致比例相当。这一部分按照经验,大家拉不开差距,得分比较相当。 2.面试。面试分组,大致是、行、部门行与司法制度三个小组。问题随机抽签确定。问题既包括近年来社会典型案例(比如去年有考察聂树斌案的意义),也有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比如机制的表现形态及其功能局限性)。需要提前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文本阅读。整个面试时间人均25分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不要紧张。面试部分大家的差距非常明显,必须高度重视。 上文的分享虽然只是一个概略性的介绍,很多复习方面的细节并未展开,但整个备考过程的要点基本都在内。备考不仅是一项脑力活,还是一项久坐板凳的事情。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寻求经验来借鉴,但意志层面的东西只有依靠自己。所以,当你准备考法大时,准备考这个方向的研究生时,务必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与将来的打算。相信通过自己有方向的长期的努力,师弟师妹们能够圆梦法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