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吧
【脱贫攻坚在行动】产业扶贫创新路 巴药助力巴州脱贫致富
白芍药材刚出土 (巴中新闻网李朝维记者余开洋摄影报道)“看,刚出土的丹参有3斤多重。”这是巴州区白庙乡农民陈大爷向多家媒体记者介绍他的致富梦。近年来,巴州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巴药产业,建立巴州区特色产业链。同时利用扶贫政策作为支撑,在多个贫困村建立巴药基地,让大批老百姓摆脱贫困面貌。 2016年来,巴州区通过全域谋划、分片定种、长短结合、市场主体、示范引领、规模集成的发展思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发展巴药。目前,巴州区已建成巴药种植面积50余万亩,预计2018年底,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巴药生产、加工和流通体系。 村民拿着刚挖出来的丹参 产农结合 巴药助推贫困村致富增收村民点赞产业带动就业 据了解,素有“巴药之乡”白庙乡位于巴州区东北部,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1万人,距离巴中城区42公里,东与通江县火炬镇接壤,西与梓桐庙乡的柳岗坪隔河相望,北接南江县仁和乡,南抵关渡和清江镇的中兴。幅员面积53.7平方米,林地5.8万亩,耕地5550亩,是典型的农业生态乡镇。 1月22日,阳光明媚,记者跟随多家省、市媒体同行参观“巴药之乡”白庙。通过2个多小时车程后,10余名记者抵达巴州区白庙乡矛垭村巴药种植基地。此时,该村贫困户陈大爷正在地头挖丹参,不远处还有不少居民也在种植丹参。 据陈大爷介绍,他家住的是土坯房,孩子常年外出务工,便在家带孙子,平时种些粮食,一年下来勉强够贴补家用。随着他已年过六旬,劳动起来已不如从前。“近两年来,贫困村的产业逐渐兴起,我也开始跟着种植丹参。刚开始还有些顾虑,害怕挣不到钱,还折腾咋老百姓,经过其他村民多次尝试后,我才放下心种植。” “我种植了1.2亩丹参,还种了0.5亩白芍。现在种植有很多保障,村上的合作社提供种子和技术,而且还包回收。”陈大爷说,这是去年种植的丹参,今年这个时间段才来时间来挖出来,收拾好后便可以卖钱,合作社到农户家买2元多一斤。“一年算下来收入还可以,至少比种粮食划算,今年的收入比前几年要翻一倍。” 据巴州区白庙乡负责人介绍,陈大爷家对白庙来讲,只是白庙巴药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巴州区利用土地政策加上巴药产业扶贫,引进企业发展巴药,建立专业合作社辐射全区,创新管理机制壮大村民经济收入,村民家门口就业,有效减少了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数量。 该负责人对记者讲,2016年,白庙乡种植丹参2750亩,白芍1050亩,集中连片种植白芍1000亩。该乡2017年预计种植丹参、白芍等中药材4350亩。 化成镇长滩河村药果与药旅套种基地 产旅结合 突破单一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一带一路”特色走廊 记者采访结束白庙乡后,来到了化成镇长滩河村。据长滩河村的第一书记李润生介绍,长滩河村距离35公里,全村辖8个农业合作社,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全村385户1214人,劳动力851人。其中贫困户89户,贫困人口273人,占总人口25.5%,人均收入4630元。 李润生告诉记者,刚到长滩河村时,这里经济条件虽差,但村民很朴实,生态环境较好。长滩河村紧靠山水化湖和天马山森林公园两个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对于这样的贫困村而言,发展空间巨大,村民经济收入将会得到保障。利用贫困村建立产业与旅游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旅游资源。” 据介绍,自2015年启动扶贫开发建设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村道路4.3公里,生产道路建设4.5公里,打通了化湖和天马山景区之间的新兴旅游路线。建设新居156套,整治病险堰塘16口。整理流转土地800余亩,建成核桃产业园300余亩,桃李产业园830余亩,套种药材产业800余亩。 “为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展短期经济,同步发展中长期经济。利用果园套种药材,发展新兴经济体,发挥效益更大。现在村上套种主要药材是白芍,因为春季到来后,果树会相续开花,白芍也是开花的植物,这样形成的视觉效果更好。同时会吸引大批量游客前来观赏,带动整条线路的经济发展,农村致富增收更为便捷。”李润生指着刚种植白芍园说。 李润生向记者讲,全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产业发展初见规模,为群众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药果”与“药旅”相结合的产业园区,解决了大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家庭收入来源也不在单一。目前,长滩河村已脱贫59户,剩余30户将在今年脱贫。同时,该村也将在今年内“摘帽”。 首页下一页尾页 药材基地规划图 产链相融 发挥中药材产业效益最大化扶贫举措迈上“新台阶” 整个采访中,由药材生产基地到加工基地和销售基地。晚上7点,记者来到巴州区中药材加工和销售基地。通过了解得知,巴州区已有20余家中药材企业。这些企业都属于巴州区政府大力发展巴药后,通过招商引资入住巴中的。 据四川毅力集团的邓毅介绍,他回乡投资兴办中药材企业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他一名巴中人,其次是巴药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前期的多次考察,巴中地理环境较好,符合中药材生长。巴药市场有着较好市场优势,农业与巴药相结合,巴药发展潜力巨大。 邓毅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巴州区投资巴药种植及仓储物流项目,计划总投资5.8亿元。计划用地10000余亩,建设西部中药材博览园;建设大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原材料供应基地;计划用地300余亩建设仓储物流基地;计划建设中药饮品和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 据介绍,整个项目预计在2018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会有24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5000余户贫困户增收,同时向政府纳税1个多亿。邓毅表示,将会把巴药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中药材品牌。此外,力争举办全国第十四届中药材博览会。 巴药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多项举措巴药种植已初见成效,目前整个产业链正逐渐形成,该产业链对巴州区的发展较为重要,同时在助力扶贫攻坚方面,起着保障性的作用。该负责人表示,巴药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科学布局,扩展种植规模,培育新型主体,突出品牌创建,建设健全流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同时,严格市场监管。构建巴州一二三产互动发展新格局。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