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吧
内地的购物天堂在哪里
据旅游发展局的最新报告,2011年前11个月累计来自内地的旅客突破2500万人次,超越2010年全年并创历史新高。一位刚从满载而归的江女士说:“估计人看到我们,就像看到飘在空中的人民币。”12月25日过后,一些主妇购物团趁着双休日“杀回”采购年货,大到洋酒小到酱油,一网打尽。有网友列出与内地日用品差价,不少商品差价在三分之一左右。 30多年,内地很多大城市都已经把自己定位在国际化大都市,现代购物中心也一堆一堆地建设起来了,硬件设施确实大有长进,但仍然是内地目中的购物天堂,而内地的购物天堂在哪里呢?、上海、广州、深圳……谁可以与的购物天堂媲美? 上个世纪90年代,我父亲曾经随同仁堂到行医,回京后一直称赞店员的服务态度。昨天,梦见手机丢了我见到燕莎等几位公司老总,闲聊中有人说起近日赴港感到店员服务态度下降,原因是内地购物团人潮汹涌,顾客到了见货就扫的疯狂程度,也就无人挑剔服务好坏。比较而言,我们内地很多大商场里,售货员比顾客还多,见到顾客格外亲热。 内地没有购物天堂,值得商务部和有关部门一起好好研究,找一找问题的根源。这不是商务部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但商务部可以派人到搞调研,每年公布内地与购物天堂的差距。现在,内地与物价比较、质量比较,乃至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物价、质量比较,都由消费者自己来完成,我总感觉有点不大对劲。你不去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发达城市做一番认真细致的比较,怎么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制订出追赶的目标,适时调整相关的政策呢? 购物天堂非大楼之谓也,乃物价、质量之谓也。我始终认为,经商无甚秘诀,概而言之,就是16个字:人有,人有我好。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我们到或国外,大包小包往回背(拎),除了手表等少数物品之外,是自己生产不出来的,几乎已经没有今日中国不能生产的,很多物品甚至是中国生产的,出口到外面,我们又买回来了。为什么呢?便宜。这是最值得主管部门认真研究的一件事。搞不明白这件事,拉动内需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人跑到海外把自己生产的出口产品买回来,我以为是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当然,从海外买奶粉、酱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更是一种绝大的,的对象是我们的质量监管和生产企业。 现在很多人在谈国际竞争力,谈企业转型。我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我们是否应当首先在国内把产品竞争力提升上去,比如奶粉,能把在国内丢失的市场夺回来就不错了。你在国内赢得消费者信任,人们不从海外往回背奶粉了,就证明你有国际竞争力了。转型不是让生产啤酒的去研究疫苗,你把过去生产的质次价高的低档货提升为“人有我好”的中高档产品,就算完成了自己的转型。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搞科技创新,能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生产好了,不到海外去抢购了,这就是中国的好企业、世界的好企业。内地一时半会儿没有购物天堂也不要紧,好在一年可以满足内地几千万人的购物需求。但倘若内地一些企业或商家总是给消费者一种购物就是准备下的感觉,这让内地十几亿消费者怎么办呢?J012
|